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生物组 > 教学资源

必修三学考复习


时间:2019-09-18    作者:    阅读:


必修三稳态与环境
1、人体的体液由存在于细胞内的__细胞内液_和存在于细胞外的_细胞外液_组成。
2、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_内环境_,主要包括__血浆__、_淋巴__和_组织液_等,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3、用箭头连接表示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之间的关系。
 
 
 
4、组织液、淋巴的成分和含量与血浆相近,但又不完全相同,最主要的差别在于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5、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_渗透压_、_pH_、__温度_。溶液渗透压与溶液的_____成正比。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正常人的血浆近____性,pH为_________。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_______、_______等离子有关。
6、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直接环境是___ __和___ __;毛细淋巴管的直接环境是___ __和__ __
7、稳态的概念为:  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叫稳态   。
8、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_正常生命活动_的必要条件。稳态遭到破坏,会出现细胞代谢_紊乱_。
9、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反射弧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兴奋在反射弧上的传递是单向的。
10、兴奋在神经纤维(离体)上的传导是_____向的,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_____向的。
11、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细胞膜两侧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膜电位表现为___________。
12、神经纤维某处受到刺激产生兴奋时,细胞膜外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细胞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是:从______部位流向________部位。
13、画图:P18
 
 
 
 
14、突触是由前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与后一个神经元的___________相接触而形成。其组成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由于________只存在于________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_________上,因此神经元之间兴奋的传递只能是_____向的。
16、一般来说,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中相应的高级中枢的调控。
17、________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
18、人的血糖水平正常值为_______________。血糖的来源主要有三个途径:(1)__________的消化、吸收;(2)________的分解;(3)______________的转化。血糖的去路也有三条途径:(1)氧化分解成__________,释放_______;(2)合成_______________;(3)转化成__________________。血糖平衡调节的神经中枢为下丘脑。
19、胰高血糖素是由_______细胞分泌的,具有______作用,胰岛素是由_______细胞分泌的,具有_______作用。它们之间相互______,共同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
20、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胰岛素的作用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胰高血糖素也是如此,这种调节方式称为__________。该调节方式对于机体________具有重要意义。
21、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分泌__________________激素,该激素能作用于________,使之分泌____________激素,此激素作用于_______,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浓度增高时反过来又可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释放相应的激素。
22、激素调节的特点:(1)微量和高效;(2)通过体液运输_;(3)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
23、动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常常同时受______和______的调节。其中______调节是主要的。
24、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合成由垂体释放的一种多肽类激素,能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以减少尿液的排放,因此在人缺水(饮水不足、失水过多、食物过咸)状态下分泌量增多。
 
 
25、请画出体温平衡调节和盐水平衡调节示意图(见必修三P32):
 
 
 
 
 
 
 
 
*在寒冷环境里,机体为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既有神经调节又有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而高温条件下一般认为只有神经调节。
26、免疫系统又免疫器官(包括淋巴结、           、           、           等)、免疫细胞(包括                  )和免疫活性物质(包括                 )组成。
27、人体有三道防线,第一、二道防线属__________免疫(先天的),第三道防线属__________免疫(后天的)。第一道防线主要由                         组成,第二道防线主要依赖吞噬细胞和溶菌酶(机体绝大多数细胞都可以产生),第三道防线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8、请画出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的过程图(见笔记)
 
 
 
 
 
 
 
 
29、在上面所画的两个图中,其中效应B细胞没有识别抗原的能力,吞噬细胞可以非特异性识别抗原,抗体,B细胞,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均可特异性识别抗原。
30、过敏反应是指已______的机体,在___次接受_____抗原时所发生的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称为_过敏原
过敏反应的特点:(1)_发作迅速_、_反应强烈_、_消退较快_;(2)_一般不会破坏组织细胞_;(3)_有明显的遗传倾向_。
31、人类常见的自身免疫病有: 系统性红斑狼疮、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32、免疫系统通过它的_防卫_功能、_监控和清楚_功能,实现它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
33、器官移植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器官短缺,理论上讲相似性达到50%以上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为了减缓免疫排斥反应给患者带来的痛苦,通常需要给患者注射免疫抑制剂。
34、机体对癌细胞的清除和移植后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以及进入宿主细胞的抗原的清除主要依靠细胞免疫。对毒素和未进入宿主细胞的病原体的清除则主要依赖体液免疫。
35、高中阶段需要掌握的植物激素(概念:                                       
                   )有五种: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
 
0
10-10
10-8
10-6
10-4
10-2
c/mol·L-1
促进
抑制
生长素的作用特点为:具有双重性,具体表现在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疏花蔬果,也能落花落果;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等。其促进生长的原因是促进细胞的伸长。 
 
 
 
 
 
 
 
 
生长素作用具有双重性的两个典型例子为:根的向地性和顶端优势。在农业上为了促进侧枝的生长往往剪掉顶芽,以降低侧芽部位的生长素浓度;为了获得无子番茄(黄瓜、辣椒等),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雌蕊,因为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但是得到的果实还是正常倍体。
有关研究表明根的向地性与茎的背地性的原因是:由于重力的影响,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而背地侧浓度低,而根对生长素敏感度大于茎对生长素的敏感度,故近地侧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根的生长,而促进了茎的生长,故根向地生长,而茎背地生长。
植物茎的向光性原因:由于单侧光的照射,生长素向背光侧运输,导致茎的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使得背光侧生长较背光侧快,茎表现出向光生长。
注意:有时题目中涉及到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即生长素浓度升高导致细胞合成的乙烯增多,而乙烯增多却抑制细胞的伸长。
36、其他植物激素
(1)其他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的种类 合成部位 主要作用
赤霉素 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促进细胞伸长、促进种子萌发、果实成熟
细胞分裂素 主要是根尖 促进细胞分裂
脱落酸 根冠、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果实的成熟(不是发育)
 
(2)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激素调节只是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一部分。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在根本上是基因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
37、植物生长调节剂
   概念: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优点: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
38、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 (1)乙烯利:促进果实成熟;(2)青鲜素:抑制发芽
(3)(人工合成的)赤霉素:促进(大卖种子)发芽;促进茎秆长度增加。
39、种群是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可进行基因交流)的总称。其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        、迁入率和           、年龄组成、            。其中种群密度是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可以直接影响种群的密度(或数量);年龄组成(包括三种情况)和性别比率仅仅是可以预测种群未来的变化,年龄组成既能影响出生率,又能影响死亡率,而性别比率只影响出生率。性别比例在农业上的应用: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
40、种群的空间特征分为三种情况:               、               、             。
41、种群密度调查的常见方法包括样方法(主要适用于植物和活动能力较弱的动物),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具体的计算问题见笔记。
42、种群数量的变化
 
时间
种群数量
文本框: 种群数量(1)种群增长的“J”型曲线①条件: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理想条件
(无限条件/无环境阻力)
②数学模型:Nt=N0λt
 N0为种群的起始数量 ;第二年的种群数量是第一年的λ倍 ;每年的增长率都保持不变,增长速率逐渐增大。
③特点:种群数量无限增长
④适用范围:
种群迁入新环境的开始一段时间(如水葫芦的疯狂蔓延)
实验室理想条件下(大肠杆菌在适宜条件下的增长)
⑤意义:反映种群增长的潜力和趋势(能体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中的“过度繁殖”这一观点)
(2)种群增长的“S”型曲线
种群数量                    K
 
 
时间
                   K/2①形成条件:资源、空间有限,有捕食者存在等非理想条件(存在环境阻力)
②特点:有最大值:K值(环境容纳量);增长率逐渐减小;种群增长速率在 K/2值时最大(捕鱼的最佳时期),大于K/2值时,种群增长速率逐渐变小,K值时,种群停止增长,种群增长速率为零。随种群数量的增大,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③适用范围:自然种群的增长规律
(3)研究种群数量的意义:合理利用和保护野生生物资源,为防治有害生物提供科学依据。
43、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群落不是各种生物种群简单的集合,而是通过种内的斗争或互助,种间的捕食等关系建立起的更高层次的生命系统。
44、群落的空间结构
(1)概念: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的不同空间
(2)空间结构:垂直结构:大多数群落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例如森林植物垂直分层(关键因素:阳光),森林动物垂直分层(关键因素:食物和栖息空间),意义是提高了群落对光能等资源的利用能力。
水平结构: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影响因素:地形的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人与动物的影响)
45、种间关系
关系 特点 结果 数量模型
 
竞争
 
生活习性相似(生态位有交叉) 数量上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一方处于劣势甚至灭亡 大草履虫与双小核草履虫、水稻与稗草
 
捕食
捕食者以被捕食者为食; 数量上相互抑制;共同进化 羊与草、狼与羊(草数量波动⇒羊数量波动⇒…)
 
寄生
 
寄生物寄居于寄主的体内或体表 寄主受害,
寄生物获利
人与蛔虫、人与虱、菟丝子与大豆、细菌与噬菌体  
互利
共生
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共同进化
 
豆科植物
NH3↑↓有机物
根瘤菌
 
46、群落演替的概念: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替代的过程
根据演替的起始地分为初生演替次生演替
例如:在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火灾过后的草原、过量砍伐森林、弃耕的农田上进行的演替属于               。
注意:题目中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认为的演替均为发展演替,该过程中物种丰富度逐渐增大,结构越来越复杂,有机物的含量也逐渐增多,最后达到顶极群落。但是顶极群落不一定就是森林,要看当地的环境条件。但人类活动往往会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47、生态系统的概念: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                。
48、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                。其中生产者(即自养生物,例如绿色植物、蓝藻、硝化细菌)是生态系统的基石;消费者(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动物,注意所有的寄生生物都是消费者)可以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有利于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分解者(属于异养生物,主要是腐生的细菌和真菌,还有些腐生动物,如秃鹫、蛆、蜣螂等)将动物的粪便和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
49、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注意,食物链是捕食食物链,即在食物链中只存在捕食关系和竞争关系,没有寄生关系;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没有分解者。在画一条食物链时,一定是从生产者开始的。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就越强。
50、能量流动的概念: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
能量的源头: 太阳能
       起点: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
      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能来流动的渠道:食物链和食物网
能量传递效率=该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的同化量
能量散失的形式:热能(呼吸作用产生)
51、生态系统中各生物成分能量的来源和最终去向
(1)能量来源:生产者主要能量来源为太阳能;消费者的能量来源为前一营养级;分解者的能量来源为生产者、消费者(一般不涉及分解者)
(2)能量的去向
①生产者和除顶级消费者以外的消费者:呼吸消耗+用于自身生长(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量 + 流向分解者的量 + 暂时未被利用的量)
②顶级消费者的能量去向:呼吸消耗+(包括:流向分解者的量 + 暂时未进入分解者的量)
总式:该营养级同化量 =呼吸消耗+用于自身生长(包括:流向下一营养级的量 + 流向分解者的量 + 暂时未被利用的量)。注意:顶级消费者没有流向下一营养级的量。
52、能量流动的特点
(1)          :不可逆,也不能循环利用,能量传递效率一般为10%—20%
(2)          :能量不能全部传递给下一营养级的原因(部分能量被呼吸消耗及流向分解者)
(3)能量金字塔:描述了能量与营养级之间的关系,说明了能量在流动过程中是逐级递减
(4)能量流动研究的目的: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
53、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概念: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
物质循环的实例——碳循环
(1)碳在无机环境(大气)中的存在形式:CO;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形式:有机物;
 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的循环形式:CO;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的途径:食物链(网)。
(2)CO2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光合作用                      
(3)CO2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 。
(4)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大量植被的破坏,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迅速上升,全球气温升高;解决措施:控制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保护植被,退耕还林还草。
54、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关系
项目 能量流动 物质循环
形式 以有机物形式流动 以无机物形式流动
特点 单向传递、逐级递减 循环反复
范围 生态系统各营养级之间 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全球性)
联系 同时进行、相互依存(物质是能量流动的载体能量是物质反复循环的动力)
 
①生态系统中需要不断补充的是能量而不是物质
②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
55、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
(1)生态系统中信息的种类
  物理信息:生态系统中的光、声、温度、湿度、磁力等,通过物理过程传递的信息。
  化学信息:可以传递信息的化学物质。例:昆虫的性信息素等。
行为信息:动物的能对同种或异种生物传递信息的行为特征。例:蜜蜂跳舞、孔雀开屏等。
(2)信息传递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离不开信息的作用
通过信息传递,雌雄个体能相互识别、交配,保证种群的繁衍
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3)信息传递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高农产品或畜产品的产量,对有害动物进行控制。
56、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概念:                                                    ,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负反馈调节。
(1)抵抗力稳定性概念:                                                      ;                 (2)恢复力稳定性概念:                                                      。
 物种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食物网越复杂,则抵抗力稳定性越高,自我调节能力越强。
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抵抗力越强,恢复力就越弱;但也有例外,如冻土生态系统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抵抗力恢复力都相对较弱。
< >生物多样性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及各种各样的生态系统;层次: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              概念:在原地对被保护的生态系统或物种建立自然保护区以及风景名胜区等
就地保护 
              意义: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概念:把保护对象从原地迁出,在异地进行专门保护
    易地保护  方法:建立植物园、动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
              意义:为行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60、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保护生物多样性只是反对盲目地、掠夺式地开发利用,而不意味着禁止开发和利用.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