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语文组 > 教学资源

学生习作的假大空归因小议


时间:2019-09-25    作者:怀化铁路第一中学 何玉屏    阅读:


学生习作的假大空归因小议
湖南怀化铁路第一中学何玉屏
培训课程学习完成过半,专家们的真知灼见确实让我们开眼界,长见识。专家们带着对教育真正的忧患意识剖析了中国教育,剖析了语文教学,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教育教学的结果很好地向学生灌输了知识,但学生却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回顾自己走过的语文教学之路,反观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缺失,深感惭愧的同时发现, 学生习作的假大空是学生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明证。
学生习作的假大空无疑是教师教学理念和模式的产物,可是这里我不谈教师的教,谈一谈学生作文的心理动机,或许对我们以后的教学有些许的指意义。
缺乏文学认知的茫然心理。几乎每一位专家都提及个体差异在教学中的影响,尤其是何更生教授明确地指出,学校教育不是培养作家的,作家不是语文老师培养的,是天分和苦难的结果。几十年自己语言能力的成长的经历说明,语言确实要天分。小学本人不知道文学为何物,中学我也感受不到文学的美感,大学同学看到我的文章还哼了一句“说那么多废话干嘛”。二十二年的语文教学更是说明了语文能力确实有非常现实的个体差异,具体说学生的文学修养和对文学的理解是有绝对的个体差异的。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对他们的要求只能是写通一句话,表达清楚想要表达的主要意思即可。如果说用文学修养做为教学的硬性目标要求全体学生是缺乏合理性的。我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语言的表现力,“我爱妈妈”,“妈妈,我爱你”,“下辈子我要做我妈的妈”,让学生比较。同学们区别前两句“我爱妈妈”和“妈妈,我爱你”的不同感染力不难,但少数同学理解最后一句“下辈子我要做我妈的妈”就显得困难了。当然后天的学习,语文教学是能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的,但就学生习作来说,绝大部分停留在为写事而写事,语言中体现的文学修养是欠缺的,因为对有的学生来说不知道什么样的语言才是最好的。所以在写作中往往出现空洞无物的语言。
为作文而作文的无奈心理。与其他学科相比,一般来讲学生对语
文课并不讨厌,因为语文课是“愿听则听,愿看则看,听看自取方便”,学生在语文课上可以不用那么紧张,前提是不要宣布“今天写作文”。几乎每次的宣布都是同一个反应:“啊!!!!!!!!”老师说:“怎么了?我们多久没写作文了?一定要写!”学生便“唉”地瘫软在座位上,于是乎稀稀拉拉地懒洋洋地拿出本子出来,学生最怕的最头痛的但便是写作,至少80%以上的学生是不会以作文为快乐的。这种无奈心理的影响下的作文能有多少美感可言?可是作文是要写的,作业是要交的,怎么办?编吧,凑吧,挤牙膏吧。于是乎不断重复的那个几个事:妈妈背我上医院,同学帮我送雨伞,不变的几个人:妈妈、奶奶、某同学,不变的开头:那是小学五年看的一天;变化不大的几个句子:我爱妈妈,我要向他学习,这件事教育了我。如此作文不假不空清空有出路可走?
追求基本保障的迎合心理。因为缺乏对语言文学性基本认识和感
受,学生作文的语文方面是不太有自信的,只能力求在内容上努力了。写作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也是受限的,受限于作文题目:题目要求自己写什么才不会出错?怎样写才符合要求?受限于老师的需要:怎么写才符合老师的要求,希望老师喜欢自己的作文,更不希望老师把自己的作文当反面的典型,语言上的运用是这样,内容的选择上也是这样。因而产生了迎合的心理:迎合题目的要求,迎合老师的需要。这种心理往往限制学生表达自己,不敢说真话,不敢说心里话,不敢有动情的话。学生只能运用常规的语言构思不要出差错的内容,获得一个不高不低的分数,于自己于老师都好交待了。这种机制下的作文最容易出现讲废话、编瞎话,出现语言的口号式,内容的复制式,无新意无真情无美感。作文是讲究不平则鸣有感而发的,学生在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憋作文,而且还有诸多要求的作文,无疑是制造了学生闭门造车的平台,除了去迎合,学生还能有多少更好招数应对作业?不只是平时的练习,即使是高考,考生不都在倾其所有的招数去审题、立意、布局、行文构思上迎合么?在每一个环节不都是在揣摩出题老师的意图么?每一步的写作不都是在揣摩阅卷老师的的要求么?总而言之,这就是一种迎合心理的作用。如果说平时学生的作文是学生在迎合自己的语文老师,那么在高考不就是语文老师帮助学生一起迎合高考阅卷老师么?
正是因为学生对文学的茫然心理、为作文而作文的无奈心理和追
求基本保障的迎合心理造成学生作文普遍的假大空现像,如果从这加强文本教学,引导学生自觉地这时候阅读,提高学生点滴的文学修养,找到最好的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写作的欲望,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抒自己真实的情,学生便真正的得到了发展。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