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语文组 > 教学资源

【复习备考】一轮复习:文言文文化常识


时间:2021-09-18    作者:    阅读:


文化常识包括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宫殿的名称、年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此题主要涉及科举制度、庙号、王位继承、政府机构等知识。
一、官员到某地任职,做一些相关的政事,实行一定的政策,会引起各方不同的褒贬评论。于是官员与百姓、官员与官员、官员与国君(帝王)之间就会有许多“动作”发生。
1.诣:到,去。
2.劝:①鼓励,奖励;②受到鼓励、奖励。
3.课:考核、督促、征收。
4.风、化:教育感化。
5.按、案:巡视,巡行;考察,核实,查明。
6.游:①游玩,游览;②旅行,外出求学或求官;③交际,交往。
7.趣、趋:①小步走,跑;又引申为赶快,迅速。②通“促”,催促。
8.劾:检举,揭发。
9.白:告诉,报告。常用于官吏之间。
10.短:进谗言,说坏话。
11.害:嫉妒。
12.闻:①听说,听见;②使知道,报告给……知道。
对于义项②要特别注意。其中省略的人往往是最高统治者——国君,强化了这一点,阅读时就不至于认为下文中国君和主人公发生的事件显得突兀。怎么国君知道了并参加进来了呢?其实就是“闻”字在起作用。如“没死以闻”“齐桓晋文之事可得闻乎”。
13.折:指斥,指责,驳斥。
14.让:①责备,责怪;②谦让,辞让。
15.党:偏袒,伙同,包庇。
16.矫:假托,假传。
17.质:作人质;抵押。
18.次:①临时驻扎(用于军队);②住宿,停留(用于个人)。
19.输:缴纳(贡品或赋税)——由“输送、运输”引申。
20.当:判刑,判罪。后多带表示惩罚意义的词语。
21.坐:①因……犯罪或错误,触犯;②牵连,定罪。
22.多:赞扬,欣赏。“高、贵”等字,若带宾语,就是意动,也意译为此。
23.少:批评,轻视,看不起。
这是一些常见的单音动词。我们基本可以按照官员行为、他官(官场)反应、社会评价三个层面来掌握。
官职人物常用词语
1.表官职的
(1)宰相:总揽政务的大官。宰,主持,相,辅佐。
(2)御史大夫:其权力仅次丞相。
(3)六部:吏、户、礼、兵、刑、工。
(4)三司:太尉,司徒、司空。
(5)中书省:中央行政机要机关。
(6)尚书:六部最高行政长官。
(7)太尉:军事首脑。
(8)郎中:尚书属下部员。
(9)宦官:宫廷内侍,又称太监。
(10)侍郎侍中:宫廷侍卫。
(11)校尉:汉代军事长官。
(12)翰林学士:管文件,图书,侍读。
(13)太史:记史,管文收。
(14)国子监:中央教育机构。
(15)左右拾遗:唐代谏官。
(16)总督:清代地方最高行政长官。
(17)巡抚:总揽一省行政军事长官。
(18)知州:州一级行政长官。知,管理。
(19)太守:郡一级行政长官
(20)主簿:秘书。
2.表官职变化的
①表授予官职的词语。
征:由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充任官职。如:公车特征拜郎中。
辟:由中央官署征聘,然后向上荐举,任以官职。如:连辟公府不就。
荐、举:由地方官向中央举荐品行端正的人,任以官职。如:举其偏,不为党。
知:韩琦镇长安,荐知泾阳县。
拜:授予官职。如:……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征拜郎中。
选:通过推荐或科举选拔任以官职。《元史·贾鲁传》:“延、至治间……选丞相东曹掾。”
除:任命,授职。如:寻蒙国恩,除臣冼马。
授:授给、给予官职。《元史·贾鲁传》:“秦定初恩授东平路儒学教授。”
赏:指皇帝特意赐给官衔或爵位。如:八月初一,上召见袁世凯,特赏侍郎。
封:指帝王将爵位或土地赐给臣子。如: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
起:起用人任以官职。如:鲁居丧服阕,起为太医都事。
察:考察后予推荐,选举。如:郡察孝廉,州举茂才。
仕:做官。如:学而优则仕。
仕宦:做官,任官职。如: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
仕进:进身为官。如:迈少恬静,不慕仕进。
②表罢免官职的词语。
罢:免去,解除官职。如:窦太后大怒,乃罢逐赵绾、王臧等。
绌、黜:废掉官职。如:有罪得以黜,有能得以赏。
免:罢免。如:免官削爵。
夺:削除。如:使者遂逮守,胁服夺其官。
③表提升官职的词语。
升:升官。如:升(鲁)台都事。
擢:在原官上提拔。如:擢为后将军。
拔:提升本来没有官职的人。如:山涛(人名)作冀州(长官),拔三十余人。
迁:一般指提升。如: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陟:进用。如: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晋、进:晋升官职,提高职位或级别。如:成语“加官进爵”。
加:加封,即在原来的官衔上增加荣衔,一般可享受一世特权。 如:平剧盗赖文政有功,加秘阁修撰。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拜为上卿。
④表降低官职的词语。
谪:因罪被降职或流放。如: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贬:①降职。如:贬连州刺史。②降职并外放。如:贬邵州刺史,不半道,贬永州司马。
放:一般指由京官改任地方官。如:屈原既放,三年不得复见。
左迁:降职贬官,特指贬官在外。如:予左迁九江郡司马。
窜:放逐,贬官。如:暂为衔使,遂窜南夷。(韩俞《进学解》)
左除、左降、左转:降职。如:帝怒,乃罢(陆)贽宰相,左除(张)滂等官(《新唐书·装延龄传》)
出宰:京官外放出任地方官。如:郎官上应列宿,出宰百里,有非其人,则民受其殃。(《后汉书·明帝纪》)
⑤表调动官职的词语。
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汉书·王尊传》:“迁东郡太守。”
徙:一般的调动官职。如:徙王信为楚王。
调:变换官职。如:调为陇西都尉。
转、调、徙:调动官职。《张衡传》:“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
补:补充空缺官职。如:太守察王尊廉,补辽西盐官长。
改:改任官职。如:改刑部详覆官。
出:京官外调。如: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
⑥表兼代官职的词语。
兼:兼任。如:余除右丞相兼枢密使。
领:兼任(较为低级的官职)。如:桓温镇江口,复引(乔)为司马,领广陵相。
行:代理官职。如:太祖行奋武将军。
署:代理、暂任。如:太守奇之,署守属监狱。
权:暂代官职。如:时韩愈吏部权京兆。
判:高位兼低职。如:除镇安武胜军节度史,司徒兼侍中,判相州。
假:临时的,代理的。如:乃相与共立为假上将军。(《史记·项羽本记》)
摄:暂代官职。如:俄检校侍中,摄史部尚书。(《新唐书·杜如晦传》)
守:代理官职。如:初平中,北海孔融召为主薄,守高密令。(《三国志·王修传》)
⑦表辞官
告老:官员年老。如:时年已七十,遂隐上山,悬车告老。
解官:辞去官职。如:得监和州税,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归养
请老:古代官吏请求退休养老。如:祁溪请老,晋侯问嗣焉。
乞身:古代认为官吏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称请求退职为“乞身”。如:时天下略定,通思欲避荣宠,以病上书乞身。(《后汉书·李通传》)
乞骸骨:古代官吏请求退职,意思是使骸骨归葬故乡。如:龚在位五年,以老病乞骸骨。
移病:上书称病,为居官者请求退职的委婉语。如:即日父子供移病,满三月赐告。
(《汉书·疏广传》)
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如:以刑部尚书致辞仕。(《新唐书·白居易传》)
这些词,都有个明显的特征,即后面常带表示官职或地点的专有名词,这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方便——可以不译。更重要的是,官职的变动特别是主观情绪明显的降职和升职,往往是我们推断翻译主人公行为、事件中生难字词的重要依据。
二、其他类型
1.我国第一部长篇讽刺小说:儒林外史。我国第一部个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我国第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西游记。
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第一位女词人,亦称“一代词宗”:李清照。第一位田园诗人:东晋,陶渊明。
2.先秦时期的两大显学是:儒、墨。
3.儒家两大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分别被尊为至圣和亚圣。
4.唐代开元,天宝年间,有两大诗派: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以王维,孟浩然为代表的其风格,前者雄浑豪,后者恬淡疏朴。
常把宋词分为豪放,婉约两派。前者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后者以柳永,周邦彦,李清照为代表。
5.听事:办公的地方。
6.逆旅:旅馆。
7.部曲:私家军队。
8.祖道:在路上设宴为人饯行。祖,祭祀路神。
9.家人:平民,老百姓。不同于“家里人”和“佣人、仆人”。
10.起家:起于家,就是从家里被征召为官。
11.作色:发怒。
12.从子:侄子。从,堂房亲属;又如“从兄、从弟、从父”等。
13. 古代科举考试(从隋代至明清):
A 童生试,也叫“童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相公)资格,这样才能参加科举考试。
B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的一次考试,由秀才参加,考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è)员。
C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D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合称“三甲鼎”;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
正式科举考试,时间每年一次,地点府(州)县,应试者儒生、童生,获取功名秀才。乡试,时间三年一次(秋),地点省城,应试者秀才,获取功名(举人)第一名为解元。会试,时间三年一次(春),地点礼部(京城),应试者举人,获取功名(贡士)第一名为会元。殿试,时间会试后同年4月,地点宫殿,应试者贡士,获取功名(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正式的科举考试分类: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14. 三言: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冯梦龙)。
二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凌蒙初)。
15. 古代的学校有庠、序、太学等名称,明清时最高学府为国子监。
16.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 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佛教三昧:止息杂虑,心专注于一境。(修行方法之一)。
佛教三藏:总说根本教义为经,述说戒律为律,阐发教义为论(通晓三藏的叫三藏法师)。
17. 三纲五常:三纲:父为子纲 群为臣纲 夫为妻纲。
  五常:仁 义 礼 智 信。
三姑六婆:三姑:尼姑 道姑 卦姑。
  六婆:媒婆 师婆(巫婆)牙婆 虔婆 药婆 接生婆。
三皇五帝:三皇:伏羲 燧人 神农,
  五帝:黄帝 颛琐 帝喾 尧 舜;
或三皇:伏羲 神农 黄帝,
  五帝:少昊 颛顼 高辛 唐尧 虞舜。
三山五岳:东海里的三座仙山:瀛洲、蓬莱、方丈;
  五岳:东岳泰山 南岳衡山 西岳华山 北岳恒山 中岳嵩山。
三牲:祭祀用的牛羊猪(太牢)(无牛为少牢)。
三省六部:三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
  六部:吏 户 礼 兵 刑 工
三苏:苏洵 苏轼 苏辙。
三吴:吴郡 吴兴 会稽(丹阳)。
三国:魏 蜀 吴。
三秦:雍王(西) 塞王(东) 瞿王(陕西北)。
三楚:港陵-南楚 吴-东楚 彭城-西楚。
三王:夏禹商汤周公。
三教九流:“三教”:儒教、佛教、道教;“九流”:儒家、道家、阴阳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
江南三大古楼:湖南岳阳楼、武昌黄鹤楼、南昌滕王阁。
岁寒三友:松、竹、梅。
科考三元:乡试,会试,殿试和自的第一名(解元,会元,状元)。
殿试三鼎甲:状元、榜眼、探花。
中国三大国粹:京剧、中医、中国画。
三吏: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
三别: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
佛教三宝是:佛(大知大觉的)法(佛所说的教义)僧(继承或宣扬教义的人)。
《春秋》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
三山:蓬莱、方丈、瀛洲。
公安三袁: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
18.初伏,中伏,末伏统称三伏。夏至节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的第一天,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的第一天,立秋节后的第一个庚日是末伏的第一天。初伏,末伏后十天,中伏十天或二十天。
19.文章西汉两司马:司马迁、司马相如。
乐府双璧:木兰词、孔雀东南飞,加上《秦妇吟》为乐府三绝。
李杜:李白、杜甫;小李杜:李商隐、杜牧。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