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教师团队 > 语文组 > 教学资源

2021年中山狼卷参考答案


时间:2021-05-31    作者:语文组:彭新柳    阅读:


b96012758f05894e46c84bfa206ef0b4.docx
b96012758f05894e46c84bfa206ef0b4.docx (30.89 KB)

 
2021年·中山狼卷
新高考卷高考语文“十大”核心观点
 
1.在新旧课标、新旧教材、新旧高考的衔接过渡时期,在2020年山东和海南的新高考卷顺利落地的基础上,在“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演练”(八省联考)的命题风向下,综合最新各方信息,我们认为,新高考命题已经具有一定的稳定基础,“稳”字当头有了新的内涵,2021年新高考Ⅲ卷将继续沿着新高考卷的实践方向,进一步积极落实《中国高考评价体系》的重要理念和精神。
2.全国卷(旧高考卷和新高考卷)作为一项整体命题项目,将共同落实“立德树人”高考核心功能,凸显“立德树人”在高考前行方向和价值取向的决定作用,我们认为,大主题、大事件、大成绩、大热点,依然会涌入这个项目,而各套卷将合力唱响时代主旋律
3.“建党一百周年”是今年我国的最大政治事件,是各学科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精神的关键题源。我们无须刻意回避,还应当把“建党一百周年”与“语文高考评价”的链接做得更好,更扎实,更巧妙
4.高考命题将全方位凸显“情境”这一高考的考查载体,通过设置不同层级的情境活动来考查学生的学科素养表现水平,在“无情境,不命题”的强势语境背景下,“无情境,不备考”应当成为指导学生答题关键策略。
5.在对接新课标基本语篇类型的要求下,现代文阅读Ⅰ必然指向论述类文本与实用类文本的整合,在聚焦“信息整合与分析”的关键能力考查指向追求中,现代文阅读Ⅰ的文本选择带来更多组合可能
6.现代文阅读Ⅱ将指向“作品理解与评析”文学类文本,依然突出运用必备知识解决问题的考查,文体选择和文本组合依然存有多种探索空间
7.在古代诗文阅读的命题语料面临创新困境的背景下,文言文与诗歌的突破性将逐渐发生变化
8.考点丰富的语言表达运用题,在保持情境化命题的理念下,将根据语料特点呈现出更为开放自由的题目类型与作答要求
9.作文将继续淡化材料解读门槛,高扬“反套作”旗帜,重点突出实用类文章写作的任务达成,宏大主题的青年思考、传统文化的时代思考与社会生活的个人思考,依然是命题的三大主流方向。
10.在宏大主题关联的诉求下,语文高考将更加彰显以语文的方式来考政治、考社会、考科技,即“越时事越语文”,而切入口往往就是审题和答题的关键所在。
 
2021年高考语文模拟测试
中山狼卷 参考答案
 
1.D(混淆已然和未然,“上海人民出版社将与‘二混子’陈磊漫画团队,策划推出……”强调“将”,是未然,而选项“还与其他文化团队进行了合作”强调“进行了”,是已然。)
2.A(说法过于绝对,“任何新事物”“就会陷入主观主义泥淖”有误。原文说,“事情的发生,通常有一个逐步积累和发展的过程”,“通常”不等于“任何”;原文说“如果对这些不了解,遇到事便匆匆忙忙地动手去解决,那就很难不陷入主观主义而导致挫折,甚至失败”,“很难不”不等于“就会”。)
3. C(“以中国共产党的发展为行文脉络”理解有误。)
4.示例:党史记录了党领导全国人民艰苦奋斗过程中涌现的许多民族英雄、革命志士(论点)。比如中共在“五大”成立了中共中央检查委员会,以王荷波代表的委员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过程中大多数壮烈牺牲,无一人叛党投敌,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论据)。
5.①为学生提供丰富优质的党史读本。②组织学生参观党史陈列馆等。③借助漫画、音像电子等传播载体开展党史学习。
6.C(根据文意可知,家珍内心应该明白凤霞出事了,只是她内心已经麻木,没有强烈的反应,所以“对凤霞的死亡毫无察觉”表述有误。)
7.B(文本一描写了自然环境,但是文本二包括舞台说明都没有自然环境的描写)
8.①从语言看:剧本改编更注重人物的台词,同时也要有简洁的舞台说明,而小说主要通过叙事性语言来讲述故事。②从情节来看:剧本改编要求情节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时间空间限制很大,而小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9. ①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②让“我”充当人生悲剧和不幸经历的讲述者,从而使情节的叙述没有任何阻挡。③让“我”充当故事经历者,让作者借助“我”来实现情感的直接抒发,使情感的抒发没有任何阻挡。
10.A(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要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于是上官大夫进谗言说:“大王你让屈平制定法令,众人都知道,每一次法令公布后,屈平就夸耀自己的功劳。”楚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
11.A(迁,在文中意指流放。)
12.B(“直接反对子兰鼓动怀王前往秦国”文中没有体现。)
13.(1)怀王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接纳,又回到秦国,最终客死秦国而归葬楚国。
(2)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缓步悲吟,脸色憔悴,身体外貌如干枯的树木。
14.①对于怀王的秦国之行,屈原的意见与子兰相左。②对于怀王客死异国,屈原表现得悲伤愤恨。③屈原思念怀王,志在振兴国家。
15.B(“凄美”“怜爱”表述错误,上阙的嫦娥形象是词人的想象之笔,打上了词人强烈的主观色彩,此处嫦娥的形象应该是“兴高采烈”“光彩照人”的,能激发人的兴致的“乐景”。)
16.示例:
(1)赞同。①景象特点相近:苏词选用 “乱石”“惊涛”“千堆雪”等磅礴之景,描绘了雄阔的古战场,黄词选用 “秋空”“万里青天”等阔大的意象,描绘明净、壮阔的秋景。②表现手法相似:两首词都运用了写景和虚实结合的手法。③情感相近:两人虽同遭贬谪,但能以乐观的精神面对人生的不如意,两首词都流露出了豪迈乐观的情感。
(2)不赞同。①题材不同:苏词为怀古词,描写赤壁古战场上的人和事,黄词为即景抒情词,描写了雨后新晴,赏月喝酒的聚会之事。②手法不同:苏词以古人与自己作对比,即以周郎的年轻有为与自身的功业未成作对比,黄词则没有对比。③情感不同:豪迈乐观情感中,苏词还借古抒怀,寄寓了人生短促、不能及时建功立业的苦闷。
17.(1)廊腰缦回,檐牙高啄。(2)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3)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
18.B(“诞辰”一般指人,而“华诞”还可以指某个团体;“诞辰”一般在数字前面,而“华诞”在数字后面。“再现”历史场景比“呈现”历史场景更符合语境。“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雪泥鸿爪”原意为大雁在雪泥上踏过留下的爪印,后比喻遗留的痕迹。根据文意,使用“雪泥鸿爪”更合适。“栩栩如生”指艺术形象非常逼真,如同活的一样。“惟妙惟肖”,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根据文意,使用“惟妙惟肖”更合适。)
19.B(原句为比喻,将中国两千五百年的历史轨迹比作车辙。A是夸张。B是比喻。C是对偶与夸张。D是互文和借代。)
20.(1)《觉醒年代》准确回溯了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生动再现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变局,深刻讲述了中国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
(2)《觉醒年代》对中国共产党的起源和孕育过程回溯得很准确,将中国近代历史的大变局再现得很深刻,将中国人民为何选择共产党讲述得十分深刻。
21.①但其对人体非常重要。②肝脏就会储备营养物质。③如果没有肝脏的调节功能。
22.示例:
各位接种人员:请大家先到候诊区排队并查看注意事项;随后按顺序到登记区预检,接受医生询问并签名确认;如有接种禁忌或需要暂缓接种,请听取医学建议后离开,如正常请到接种区完成“三查七对一”验证后接种疫苗,接种后打印接种凭证,并请预约好下次接种时间;最后请到留观区留观30分钟,如有异常请及时告知医护人员,无异常即可离开。
23.写作提示:
(1)命题着眼于“百年纪念”这一时间节点,聚焦中国百年发展历程这一主题,呼应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伟大历史事件。材料节选自“图说天下”丛书中《目击中国100年》这本书,剪辑部分目录组成,事件内容典型,角度多维,时间跨度大。在写作要求中,“编著者”写作身份明确,“外国朋友”交际对象明确,写作目的有两条:一是“帮助外国朋友更好地了解本书特点”,二是“引导他们关注中国发展的百年历程以及新时代风采”。关于本书特点,考生可以从材料信息中把握,比如图文并茂、时间顺序、重大历史事件等,言之成理即可,这是序言写作的常规内容要求,关于“百年历程、新时代风采”,要求考生写作时既要结合部分目录,折射百年奋斗历程,也要跳出百年时间范围,联系现实,融入新时代中国发展风采,这是序言写作的价值导向。关于文体“序言”,也是很明确的,与书信不同,序言要有署名(自序除外)与时间,但不需要称呼。
(2)漫画内容包括手持录取通知书的学生、旁边有拿着鸡蛋的妈妈、蹲下帮忙系鞋带的爸爸、整理床铺的爷爷奶奶,墙上挂了一张告示,告示上写着“怎样系鞋带 剥鸡蛋 叠被子 泡方便面”,大家看到告示都感到震惊,以致冒汗不止,漫画的标题为“学前班”。从漫画内容来看,场景应该是高三学生刚进入大学宿舍。漫画讽刺了一些家长只关心孩子升学,不注重劳动教育引导,缺乏对孩子基本生活习惯和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一些中学生只懂得知识学习,而连一些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都没有,漫画的寓意是要重视孩子的劳动教育、生活教育和独立自主教育。考生应围绕漫画寓意来写作,不能脱离漫画内容,同时要联系自身实际。
 
 
附:文言文译文
屈原,名平。他担任过楚怀王的左徒。见闻广博,记忆力强,明了国家盛衰兴亡的道理,擅长辞令。入朝就和楚王讨论国家大事,用来发布号令;对外接待宾客,应付诸侯。楚王很信任他。楚怀王让屈原制定法令,屈原写好了草稿,还没有定稿。上官大夫见到之后想要夺为己有,屈原不给他。于是上官大夫进谗言说:“大王你让屈平制定法令,众人都知道,每一次法令公布后,屈平就夸耀自己的功劳。”楚王很生气,就疏远了屈原。屈平痛心大王听言不能明察,方正的人不能被容纳,因此忧愁深思写下了《离骚》。离骚,就是遭受忧患的意思。当时秦昭王与楚怀王结为姻亲,想和楚怀王会面。怀王想要去,屈平说:“秦国是虎狼一样的国家,不可以轻信,不如不去。”怀王的小儿子子兰劝怀王去:“怎么能断绝秦王的欢心!”怀王最后去了。进了武关,秦国的伏兵断绝了后路,于是扣留了怀王,要求楚国割让土地。怀王生气了,不答应。怀王逃跑到赵国,赵国不接纳,又回到秦国,最终客死秦国而归葬楚国。怀王的长子顷襄王继位,用他的弟弟子兰担任令尹。楚国人都责怪子兰劝怀王到秦国去而最终不得生还。屈平既已痛恨这件事,即使被流放后,仍然心里眷念楚国,挂念怀王,没有忘记想要回来。他思念君主、振兴国家,在一篇作品中再三表达了这种志向。令尹子兰听到这些情况后大怒,结果让上官大夫向顷襄王说屈原的坏话,顷襄王发怒,又放逐了屈原。屈原来到江边,披散着头发在水边缓步悲吟,脸色憔悴,身体外貌如干枯的树木。渔翁见到他就问他道:“您不是三闾大夫吗?什么原因到了这里?”屈原说:“世人都是浑浊的而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人都昏醉惟独我清醒,因此被放逐了。”渔父说:“所谓圣人,不能固执地对待事物而要和世俗一同变化。举世都是浑浊的,为什么不随波逐流呢?所有人都是昏醉的,又为什么不也跟着吃糟喝酒呢?”屈原说:“人们又有谁愿意让自己清白的身体,蒙受世俗的污染呢!我宁愿投身于长流的江水而葬身鱼腹之中,又怎能让高洁的品格去蒙受世俗的污垢呢!”于是他作了一篇《怀沙》赋。就抱着石头自沉汨罗江而死。太史公说:“我读《离骚》、《天问》、《招魂》、《哀郢》,哀怜屈原的志向。来到长沙观览了屈原自沉的汨罗江,无法不垂涕惋叹,想象他高洁的人品。”
 
 


版权属于:怀铁一中  设计维护:怀铁一中信息中心
学校联系电话:0745-2788218
湘ICP备05012886号   湘教QS7-201306-001563

湘公网安备 43120202000135号